fang1.jpg

fang2.jpg

fang3.jpg

fang4-2.jpg

fang5-1.jpg

fang6-1.jpg

fang7.jpg

fang12.jpg

fangtese.jpg

【獨家越洋電訪  方季惟~為自己而活的第二人生(中篇)聽首歌:時光慢些走】

 

方季惟(小孩)從小到大扛起家計,後來還要照顧患癌的父親和憂鬱失智的母親,一直到他們離開。

 

身為佛教徒的小孩說,佛法教她學會坦然面對,承擔完成了就放下。

 

"人的每一刻、每個呼吸都在死去,活就要活在當下。 "

 

#24歲曾罹患甲狀腺濾泡癌近期又長兩顆腫瘤

 

雙親走了之後,小孩就把不捨的心,化成愛的力量。

 

"我會代替媽媽做一些善事,回向給她,讓她知道我過得很好。 媽媽留給我們的慈悲和力量,我們不應該把它浪費掉,而是要繼續她的傳承,要像她一樣善良,再把這個教育一代一代傳下去。 "

 

小孩曾在24歲時罹患甲狀腺濾泡癌,相隔約30多年後,身體又長出了兩顆非癌症腫瘤,目前仍在觀察中,但這時的小孩已更堅強,懂得如何以最平靜的心去面對。 無疑,小孩這些年來依靠宗教,在心裏建設凈土,不斷成長。 如今人生風雨再大,也無法動搖她一顆堅定的心。

 

"我之前上了一個節目,主持人問我唱這首新歌和出這本書,心情如何?我就說陪伴父母,最怕就是遺憾。 無常隨時會到。 並不是說今天和媽媽吵了架,明天媽媽還在。 對於有病痛而出言不遜的人,我們不妨換另一種柔軟的方式去面對他們所說的話,不要硬碰硬,那會破壞了兩人的關係。 若是懂得為有病痛的人著想,將來就不會有遺憾。 否則就要嘗試放下,給予祝福,往好的方面去想,要放過自己。 "

 

#演唱會留兩個位出國必帶父母合照

 

孝順的小孩,曾在自己的演唱會上,給已故的父母留了兩個位子。

 

"那兩個位子上,放了兩束花。 演唱會結束後,我弟弟去拿花的時候,發現那花束還溫溫熱熱的,好像有人捧過似的。 這情景讓我非常感動,我相信他們都還在。 "

 

想念爸爸媽媽時,我會跟他們說說話。 我出國時會把他們的照片帶在身上。 我會問媽媽,你今天怎麼樣啊?有好好念經嗎?有沒有和爸爸一起和菩薩修行?"

 

"或者我今天要去什麼地方,我希望可以圓滿,所以也會和他們講講話。 我每天都會做功課,然後回向給他們。 我家裡還收著爸爸媽媽的骨灰,因為在火化的時候,他們的骨頭要放到瓮子裡去時,負責人說可以撿幾顆回去,我就撿了一兩顆,供著它們,那麼我就可以每天做功課,回向給他們。 我會覺得我在為他們做事,我會感到心安。 "

 

#靜心自在過日子不再唱悲情歌

 

小孩的生活很簡單,有小鸚鵡和愛犬達都的陪伴,日子過得輕鬆自在。

 

"萬一遇到心不容易靜下來的時候,我就會先練瑜伽,流點汗後,才來靜坐會比較好。 靜坐的時候可能會想很多事情,它們會不斷在腦海裡出現。 這時你就會看清楚,你的態度是對或錯。 "

 

小孩也表示寫書法、泡茶也可以靜心。 "我在家裡吃得很簡單,比如土司和蛋白奶,或是水果就可以了! "

 

她的心境已與往日有別,現在的她,不再唱悲傷的歌。

 

 "我有想過,為什麼一定要唱悲傷的歌,它們到底代表了什麼?以前公司幫我們出專輯,他們有自己的想法,他們可能認為我的歌聲蠻適合唱悲傷的歌吧! 我現在想,那些寫歌的人,他們的內心到底怎麼了?還是因為他們很年輕,面對感情有自己一套的論述?"

 

#面對生老病死 學會為寵物超渡

 

成長,就是好好學習面對摯愛和自己的生老病死。

 

"我們出生之後,就是面向死亡。 所以要努力活得更好。 死亡是必然的,我們將來也會面對它。 "

 

小孩認為,一個人或一隻寵物的離開,是他()們圓滿離開的時候,不應該悲傷,應該給予祝福。 因為他()們曾經帶給了我們美好的事

 

"我本身是個佛教徒,我學了一些以後幫狗狗超渡的方法。 這也是我覺得比較安心,我可以為它做的事。 我也養了兩隻小鸚鵡,其中一隻在我媽媽走後沒多久也離開了。 我幫它做了一個小型的法會,幫它火化,不斷誦經回向給它,感謝它陪伴過我。"

 

那隻已故的小鸚鵡陪過小孩背劇本。 "那時要講閩南語嘛,還要念得很深奧的那種,很不容易,我一邊背,它就在一邊聽。 我跟它說閩南語:'我會喂你吃飯哦!',有一天它突然''的一聲回應我。 我就發現,再小的生命,它們都會有一個回應。 我對它們好,它們就回應我,這讓我很感動,所以我就把它們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了!

 

 " 剩下的那一隻,已經開始啃自己的羽毛了,小孩擔心它會憂鬱。 "少了一個伴,它會感到悲傷。 所以我去日本的時候,買了一隻假的小鸚鵡陪伴它。 "


獨家電訪:以諾

馬來西亞真傳媒

https://www.mytruthmedia.com/?p=11403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惟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