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0529-01  

【方季惟靜坐調息以靜坐冥想抗老】

禪修的目的是修煉定力與智慧,所謂「定慧不二」,集中心念,就能統一身心,脫離煩惱與慾望的纏縛。出家人靜坐是為了達到「定」的境界,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。一般人學靜坐,則可以強身祛病、延年益壽,以及去除雜念,求得心靈的安樂。


對我而言,靜坐調息則是美容的大補帖。長久以來養成的靜坐習慣,讓我心情平靜,不重食慾,不容易被外在環境干擾,生活力求簡單自然,因為這樣最自在,結果不但身體健康了,皮膚也變好,且不容易發胖。


靜坐在阿蘇吠陀養生術中稱之為「冥想」,是為了讓身心靈能夠持久達到平衡。這種在東方流傳幾千年之久的靜坐冥想養生術,已在今日得到科學證實:定期冥想靜坐能正面地影響身體健康,有益於心臟、血液循環、免疫系統、呼吸動能,對於防止、延緩甚至控制慢性疾病(如躁鬱症、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癌症等)也有良好效果;靜坐冥想也可以訓練心靈,活化腦細胞,強化思考力,克服負面消極的能量,激勵愛與寬容的正面特質,提高抗壓力。另外,也有研究發現,靜坐冥想可以延緩老化現象,長期靜坐冥想的人,生理年齡會比實際年齡年輕五歲以上。


靜坐冥想在歐美國家非常風行,國際巨星瑪丹娜、妮可基嫚、李察基爾等都熱中此道,靜坐冥想已經不被當做神祕的宗教修煉,而像跑步、走路,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實踐、鍛鍊身心的方法。


別以為靜坐冥想只是坐著不動,人不動、心不動,氣血可是活躍得很,有經驗的人就會知道,靜坐十幾分鐘後,身體就會開始發熱;大約一個小時左右,全身就像洗過三溫暖,汗水淋漓,身體的毒素也會隨之排出。


靜坐冥想結合了深呼吸的好處,並且由身體的呼吸,進入心靈的呼吸,向內探索自我本性,也就是佛家說的「止觀法門」,要做到念念歸一,了了分明,先讓妄心平息之後,開始觀想萬事萬物的變化,包括身體及周遭一切物體的變化,進而觀看本心:為什麼會起這個念?為什麼會動這個心?就會發現一切事物都是因緣的聚合滅散,不值得執著。

 

一路辛苦成長,發現人的生活不外是生老病死、生離死別,還有理不清的思惑羈絆,生命的過程中,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,時有無常,況且人道坎坷,多數人的日子不外憂愁煩惱,即使辛苦一生,擁有財富、親情、愛情、友情,與世界上可能的一切名利資產,最後也要歸於生滅,肉身終要化為塵土。


於是我開始覺得疑惑,難道這就是人生?直到我從靜坐冥想中體悟了《金剛經》的偈語: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做如是觀。」的確,人生有時就如同一場春秋大夢,昨日的擁有,今日可能就會失去,我們現在肉眼所看到的一切,能永不消失嗎?花開就會花謝,世上哪有永不凋落的花朵?想到這裏,我不禁觀想起佛陀拈花時微笑的迦葉尊者。我想,那微笑的花朵,才是這宇宙中永遠無生無滅的存在。


我曾經介紹一個有情緒問題的朋友,以呼吸法調整身心,獲得很大的改善。這個朋友其實已經有一點躁鬱症的傾向,會有一段時間處於異常亢奮的狀態,情緒高漲,思緒紛飛,最大的興趣就是血拼,以搜購用不完的名牌皮包為樂。


見面時,她就像一隻饒舌的麻雀,嘁嘁喳喳地停不下來,而且常常話說一半,就分心變話題了;問她一個簡單的問題,她也要想很久,因為她沒有辦法專心思考。外表看起來很有活力,其實沒有半點能量,到了晚上睡不著覺,身體得不到休息,整個人看起來恍恍惚惚的,很不對勁。


她來找我,問我有什麼辦法讓她晚上好好睡覺?我就把我每天靜坐調息的方法告訴她,請她先嘗試在睡前靜坐五分鐘、十分鐘,再漸次延長為十五分鐘、二十分鐘、三十分鐘;這段時間內除了呼吸,什麼事都不要做。


一開始,她完全靜不下來,坐不到一分鐘就想起身;我鼓勵她坐三分鐘也好,一定要繼續。她有心解決問題,所以強迫自己持之以恆,幾個星期後,靜坐的時間就拉長了,身體的呼吸也愈來愈平順。據她說,坐得愈久,腦袋那些亂亂飛的思緒就愈少,每一次深呼吸都覺得很舒服,人似乎也變清明些,不再像以前一樣容易激動。


她已經跨出一小步,但要完全解決問題,還需要多一點時間,待她能沈澱下來,回歸生命本質去思考,了解什麼才是此生應該努力的、什麼才是不生不滅的喜悅,藉由靜坐冥想,認真地與自己的心對話,才能悟出真正的答案,走出陰霾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許惟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